-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鑒定估價師(機動車鑒定評估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征求意見稿)
鑒定估價師(機動車鑒定評估師)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征求意(yi)見稿(gao))
1 職業概況
1.1 職業名稱
鑒定估價(jia)師(機動(dong)車鑒定評估師)。
1.2 職業編碼
4-05-05-02。
1.3 職業定義
從事機動(dong)車技術狀況鑒(jian)定和價值評估、機動(dong)車質量與技術鑒(jian)定等工(gong)作(zuo)的(de)人(ren)員。
1.4 職業技能等(deng)級(ji)
本職業共(gong)設四個等級(ji)(ji)(ji),分(fen)別(bie)為(wei):四級(ji)(ji)(ji)/中級(ji)(ji)(ji)工、三級(ji)(ji)(ji)/高(gao)(gao)級(ji)(ji)(ji)工、二級(ji)(ji)(ji)/技(ji)師、 一級(ji)(ji)(ji)/高(gao)(gao)級(ji)(ji)(ji)技(ji)師。
1.5 職業環境條(tiao)件
室內、外(wai),常溫(wen)。
1.6 職(zhi)業能力特征(zheng)
具有(you)一定學習(xi)和(he)計算能力,正常(chang)色(se)覺、空(kong)間感、手(shou)(shou)指和(he)手(shou)(shou)臂靈活性及動作協 調性,較強的分(fen)析、判斷和(he)表(biao)達能力。
1.7 普通受(shou)教育(yu)程度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力)。
1.8 培訓參(can)考學時
四(si)級/中級工 160 標(biao)準學時;三(san)級/高級工 120 標(biao)準學時;二級/技(ji)師 100 標(biao)準學(xue)時;一級(ji)/高級(ji)技師 100 標準學(xue)時。
1.9 職業技能鑒定要求
1.9.1 申報條(tiao)件
——持有(you) C1(含)以(yi)上(shang)機動車(che)駕駛證,并具備(bei)以(yi)下條件之一者,可(ke)申報四(si)級/中級工(gong):
(1)取得相關職業① 五級/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后,累計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含(han))或相(xiang)關(guan)職業(ye)工作 4 年(含(han))以上。
(2)累計從事(shi)本職業工作 5 年(nian)(含)或相關職業工作 6 年(nian)(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學校相關專業②畢業證書(含尚未取得畢業證書的在校應屆畢業生);或取得經評估論證、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及以上職業學校相關專業③畢(bi)業(ye)證書(含尚(shang)未取得畢(bi)業(ye)證書的在校應(ying)屆(jie)畢(bi)業(ye)生)。
——持有 C1(含)以(yi)上機動車(che)駕駛證(zheng),并具備以(yi)下(xia)條件之一(yi)者,可申報(bao)三級(ji)/高級(ji)工:
(1)取得本(ben)職(zhi)(zhi)業(ye)(ye)(ye)或相關(guan)(guan)職(zhi)(zhi)業(ye)(ye)(ye)四級(ji)/中級(ji)工(gong)職(zhi)(zhi)業(ye)(ye)(ye)資格證書(技能(neng)等級(ji)證書)后, 累(lei)計從事本(ben)職(zhi)(zhi)業(ye)(ye)(ye)工(gong)作 4 年(含(han))或相關(guan)(guan)職(zhi)(zhi)業(ye)(ye)(ye)工(gong)作 5 年(含(han))以上(shang)。
(2)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 并具有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畢業證書(含尚未取得畢業證書的在校應屆畢業 生);或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四級/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并具有經評估論證、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④畢業證(zheng)書(含尚(shang)未取得(de)畢業證(zheng)書的(de)在校應屆(jie)畢業生)。
(3)具有大專及以上相關專業⑤畢業(ye)證書(shu),并(bing)取得本(ben)職業(ye)或相關職業(ye)四(si)級/中(zhong)級工(gong)職業(ye)資格證書(shu)(技能等(deng)級證書(shu))后(hou),累(lei)計從事(shi)本(ben)職業(ye)工(gong)作1 年(nian)(含)或相關職業(ye)工作(zuo) 2 年(含)以上。
——持有 C1(含)以上機動車駕駛證,并具備以下(xia)條件之一者,可申(shen)報二級/技師(shi):
(1)取得(de)本職(zhi)業或相關職(zhi)業三級(ji)/高(gao)級(ji)工職(zhi)業資格證(zheng)(zheng)書(shu)(技能等(deng)級(ji)證(zheng)(zheng)書(shu))后, 累計從事本職(zhi)業工作 3 年(含)或相關職(zhi)業工作 4 年(含)以(yi)上。
(2)取得(de)本(ben)職業或(huo)相(xiang)(xiang)關(guan)職業三(san)級(ji)/高級(ji)工(gong)職業資格證書(shu)(技能等級(ji)證書(shu))的 高級(ji)技工(gong)學校(xiao)、技師學院畢業生,累計從事本(ben)職業工(gong)作(zuo) 2 年(含)或(huo)相(xiang)(xiang)關(guan)職業工(gong)作 3 年(含)以上;或取得相關職業(ye)預備技(ji)師證(zheng)書的技(ji)師學院畢業(ye)生,累計從(cong)事(shi)本職業(ye)工(gong)作(zuo) 1 年(含)或相關職業(ye)工(gong)作(zuo) 2 年(含)以上(shang)。
——持(chi)有 C1(含(han))以上機動車駕駛(shi)證,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yi)者,可申報一(yi)級/高(gao)級技師:
(1)取得本(ben)職(zhi)業(ye)(ye)或(huo)相關(guan)職(zhi)業(ye)(ye)二級(ji)/技師職(zhi)業(ye)(ye)資格證書(技能等級(ji)證書)后, 累計從事(shi)本(ben)職(zhi)業(ye)(ye)工作 4 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職業三級(ji)/高級(ji)工職業資格證書(shu)(技能等級(ji)證書(shu))后,累計(ji)從(cong)事 本職業工作(zuo) 8 年(nian)(含)以上。
① 包括(kuo)汽車(che)維修(xiu)工(gong)、機動車(che)檢測工(gong)、汽車(che)裝調工(gong)、汽車(che)回收拆解工(gong)、農機修(xiu)理(li)工(gong)、工(gong)程機械維修(xiu)工(gong)、工(gong)程機械裝配調試工(gong)、摩托車(che)修(xiu)理(li)工(gong)、摩托車(che)裝調工(gong)、二手車(che)經紀(ji)人,下(xia)同(tong)。
② 包(bao)括汽(qi)車(che)(che)(che)維(wei)修(xiu)、汽(qi)車(che)(che)(che)電器維(wei)修(xiu)、汽(qi)車(che)(che)(che)鈑金(jin)與(yu)(yu)(yu)涂(tu)裝(zhuang)、汽(qi)車(che)(che)(che)裝(zhuang)飾與(yu)(yu)(yu)美(mei)容(rong)、汽(qi)車(che)(che)(che)檢測、汽(qi)車(che)(che)(che)營銷、 工程機(ji)械(xie)運用與(yu)(yu)(yu)維(wei)修(xiu)、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che)(che)(che)檢測與(yu)(yu)(yu)維(wei)修(xiu)、汽(qi)車(che)(che)(che)技術服務與(yu)(yu)(yu)營銷、汽(qi)車(che)(che)(che)保(bao)險理賠與(yu)(yu)(yu)評估、 汽(qi)車(che)(che)(che)制造(zao)與(yu)(yu)(yu)裝(zhuang)配、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che)(che)(che)制造(zao)與(yu)(yu)(yu)裝(zhuang)配、汽(qi)車(che)(che)(che)駕駛(shi)、起重(zhong)裝(zhuang)卸機(ji)械(xie)操作與(yu)(yu)(yu)維(wei)修(xiu)、智能(neng)網聯(lian) 汽(qi)車(che)(che)(che)技術應用、農(nong)業機(ji)械(xie)使(shi)用與(yu)(yu)(yu)維(wei)護。
③ 包括汽(qi)(qi)(qi)(qi)車(che)(che)(che)運(yun)用(yong)與(yu)(yu)維(wei)修、汽(qi)(qi)(qi)(qi)車(che)(che)(che)服務與(yu)(yu)營銷、汽(qi)(qi)(qi)(qi)車(che)(che)(che)車(che)(che)(che)身維(wei)修、汽(qi)(qi)(qi)(qi)車(che)(che)(che)美容與(yu)(yu)裝(zhuang)潢、新能源汽(qi)(qi)(qi)(qi)車(che)(che)(che)運(yun) 用(yong)與(yu)(yu)維(wei)修、交通工(gong)程機械(xie)運(yun)用(yong)與(yu)(yu)維(wei)修、汽(qi)(qi)(qi)(qi)車(che)(che)(che)制(zhi)造與(yu)(yu)檢測、新能源汽(qi)(qi)(qi)(qi)車(che)(che)(che)制(zhi)造與(yu)(yu)檢測、汽(qi)(qi)(qi)(qi)車(che)(che)(che)電(dian)子 技(ji)術(shu)應用(yong)、工(gong)業產品質量(liang)檢測技(ji)術(shu)、機電(dian)技(ji)術(shu)應用(yong)、計量(liang)測試與(yu)(yu)應用(yong)技(ji)術(shu)。
④ 包括汽(qi)車(che)技(ji)(ji)術(shu)(shu)(shu)服務與營銷、汽(qi)車(che)檢測(ce)(ce)與維修(xiu)技(ji)(ji)術(shu)(shu)(shu)、新能源汽(qi)車(che)檢測(ce)(ce)與維修(xiu)技(ji)(ji)術(shu)(shu)(shu)、工業(ye)產品 質量(liang)檢測(ce)(ce)技(ji)(ji)術(shu)(shu)(shu)、汽(qi)車(che)制造與試(shi)驗技(ji)(ji)術(shu)(shu)(shu)、新能源汽(qi)車(che)技(ji)(ji)術(shu)(shu)(shu)、汽(qi)車(che)電(dian)子(zi)技(ji)(ji)術(shu)(shu)(shu)、智(zhi)能網聯(lian)汽(qi)車(che)技(ji)(ji)術(shu)(shu)(shu)、 汽(qi)車(che)造型(xing)與改(gai)裝技(ji)(ji)術(shu)(shu)(shu)、智(zhi)能工程機(ji)械運用(yong)技(ji)(ji)術(shu)(shu)(shu)、汽(qi)車(che)智(zhi)能技(ji)(ji)術(shu)(shu)(shu)、司法鑒定技(ji)(ji)術(shu)(shu)(shu)。
⑤ 包括汽車(che)(che)(che)(che)工程(cheng)技(ji)(ji)(ji)術(shu)、新(xin)能(neng)源(yuan)汽車(che)(che)(che)(che)工程(cheng)技(ji)(ji)(ji)術(shu)、智能(neng)網聯(lian)汽車(che)(che)(che)(che)工程(cheng)技(ji)(ji)(ji)術(shu)、汽車(che)(che)(che)(che)服(fu)務工程(cheng)技(ji)(ji)(ji)術(shu)、 車(che)(che)(che)(che)輛工程(cheng)、汽車(che)(che)(che)(che)服(fu)務工程(cheng)、汽車(che)(che)(che)(che)維修工程(cheng)教育(yu)、智能(neng)車(che)(che)(che)(che)輛工程(cheng)、新(xin)能(neng)源(yuan)汽車(che)(che)(che)(che)工程(cheng)、交(jiao)通運輸、 農業機(ji)械化及其(qi)自動(dong)化、能(neng)源(yuan)與(yu)動(dong)力(li)工程(cheng)。
1.9.2 鑒(jian)定方式
分為(wei)理論(lun)知(zhi)(zhi)識考試、技能(neng)(neng)考核(he)以及綜(zong)合評(ping)審(shen)(shen)(shen)。理論(lun)知(zhi)(zhi)識考試以筆(bi)試、機考等(deng) 方(fang)(fang)式(shi)為(wei)主(zhu)(zhu),主(zhu)(zhu)要(yao)(yao)考核(he)從業人(ren)員(yuan)從事本職業應掌握的(de)基本要(yao)(yao)求(qiu)和(he)相關知(zhi)(zhi)識要(yao)(yao)求(qiu);技 能(neng)(neng)考核(he)主(zhu)(zhu)要(yao)(yao)采用現場操作(zuo)、模(mo)擬操作(zuo)等(deng)方(fang)(fang)式(shi)進行,主(zhu)(zhu)要(yao)(yao)考核(he)從業人(ren)員(yuan)從事本職業 應具備的(de)技能(neng)(neng)水平;綜(zong)合評(ping)審(shen)(shen)(shen)主(zhu)(zhu)要(yao)(yao)針對技師(shi)和(he)高(gao)級技師(shi),通常采取審(shen)(shen)(shen)閱申報(bao)材料、 答辯等(deng)方(fang)(fang)式(shi)進行全面評(ping)議和(he)審(shen)(shen)(shen)查。
理論知識考(kao)試、技(ji)能考(kao)核和綜(zong)合(he)評(ping)審均實(shi)行百分制,成(cheng)績皆(jie)達(da) 60 分(含)以上者為合(he)格。
1.9.3 監考(kao)人員、考(kao)評(ping)人員與考(kao)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中的監(jian)考人員與考生配比(bi)不低于(yu) 1:15,且每個(ge)考場不少于(yu) 2 名監(jian)考人員;技能考核中的考評(ping)人員與考生配比(bi) 1:5,且考評(ping)人員為 3 人(含)以(yi)上單數;綜合評(ping)審委員為 3 人(含)以(yi)上單數。
1.9.4 鑒定時(shi)間
理論知識考試時間(jian)不少于 90 分鐘;技能(neng)考核時間(jian):四級(ji)/中級(ji)工、三級(ji)/高級工不(bu)少(shao)于 90 分(fen)鐘(zhong),二級/技(ji)師、一級/高(gao)級技(ji)師不(bu)少(shao)于 120 分(fen)鐘(zhong);綜合評審(shen)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
1.9.5 鑒定場(chang)所設備
理論知識考(kao)試在標(biao)準教室、計算機教室進行。技能考(kao)核應(ying)在光線充(chong)足(zu)、通風 條件良(liang)好、安(an)全措施完善并具(ju)有監控設(she)備(bei)的廠(chang)房或場地進行。考(kao)核場所使用面(mian)積應(ying)根據考(kao)生的健康安(an)全要求和鑒定內容確定,以真(zhen)實(shi)生產設(she)備(bei)為主的考(kao)場,人均使用面(mian)積不(bu)低于(yu) 8 ㎡(不(bu)含(han)設(she)備(bei)占地);以模擬仿真(zhen)設(she)備(bei)為主的考(kao)場,人均使用面(mian)積(ji)不(bu)(bu)(bu)低于 4 ㎡(不(bu)(bu)(bu)含設備占地(di))。鑒定設備、工量具等須(xu)滿(man)足不(bu)(bu)(bu)少于4人同時進行考核(he)。
2 基本要求(qiu)
2.1 職業道德
2.1.1 職業道(dao)德基本(ben)知識(shi)
2.1.2 職業守則
(1)遵紀守法,廉(lian)潔自律。
(2)誠實守信(xin),規范(fan)服務。
(3)客觀獨立,公(gong)正科(ke)學(xue)。
(4)愛崗敬業(ye),保守秘(mi)密。
(5)操作規范(fan),保證安全。
(6)團隊合作,開拓創新(xin)。
2.2 基礎知識
2.2.1 安全生產與環境(jing)保護知識
(1)勞動(dong)保護知識。
(2)消防(fang)安全知(zhi)識。
(3)安全管理知識(shi)。
(4)環(huan)境(jing)保(bao)護(hu)知識。
2.2.2 機動車結構與工作(zuo)原理(li)
(1)機動車的分類、編號和識別代號(VIN)。
(2)機動車總體(ti)構造、原(yuan)理、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
(3)機(ji)動(dong)(dong)車發動(dong)(dong)機(ji)的(de)結構與工作原理。
(4)機動車底盤的結(jie)構與(yu)工作(zuo)原理。
(5)機動(dong)車(che)車(che)身及其附件(jian)的結構(gou)與作用。
(6)機動車電(dian)器與電(dian)子設(she)備的結構與工作原理(li)。
(7)新能源車輛(liang)動力驅動系(xi)統(tong)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2.2.3 測(ce)量(liang)與計量(liang)常識
(1)計(ji)量基(ji)礎知識。
(2)測(ce)量與(yu)誤差基礎(chu)知識。
2.2.4 機動車(che)常用材料
(1)機動車常(chang)用金(jin)屬與非金(jin)屬材料的(de)種類、性能及應(ying)用。
(2)機(ji)動車用燃(ran)料、潤滑油(脂)的功用、種類、牌號及識(shi)別。
(3)機動(dong)車用工作液的功(gong)用、種類、規格(ge)、性能及識(shi)別。
(4)機動(dong)車輪胎(tai)的規格、分(fen)類及選用(yong)。
2.2.5 機動(dong)車使用與檢測(ce)維修
(1)機動車技術(shu)狀況(kuang)與使用(yong)壽命。
(2)機動車使用(yong)性能及評價指標(biao)。
(3)機動車安全技(ji)術與環保檢(jian)測內(nei)容與技(ji)術要求。
(4)機動車維(wei)修(xiu)的分類、維(wei)修(xiu)工藝與(yu)技術要求。
2.2.6 機動車價值(zhi)評估基礎(chu)
(1)機(ji)動車鑒定評估要素。
(2)機動車鑒定(ding)評估流程。
(3)機動車(che)技術(shu)狀況鑒定。
(4)機(ji)動(dong)車鑒定評估方法。
(5)機(ji)動車鑒定評估報告的撰寫(xie)。
2.2.7 事故車輛損失鑒定評估基礎
(1)事(shi)故車(che)輛損(sun)傷分析。
(2)事故車輛修(xiu)復技術。
(3)事故車輛損(sun)失鑒定評(ping)估方(fang)法。
(4)事故車輛損失鑒(jian)定評(ping)估報(bao)告(gao)的撰寫。
2.2.8 機動車技(ji)術鑒定基礎(chu)
(1)機(ji)動車技(ji)術(shu)鑒定(ding)的定(ding)義和分(fen)類。
(2)機動車(che)技(ji)術鑒定(ding)方法。
(3)機(ji)動車技術鑒定流程。
(4)機(ji)動車技術鑒定意見書(shu)的撰寫。
2.2.9 相(xiang)關(guan)法律、法規與標準知識
(1)《中華(hua)人民(min)共和國民(min)法典(dian)》相關知識。
(2)《中華人民(min)共和國勞動法》相關知識。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fa)》相關知識。
(4)《中華(hua)人(ren)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相關(guan)知識(shi)。
(5)《中華人民共和國(guo)產品質量(liang)法》相(xiang)關知識。
(6)《中華(hua)人民共(gong)和國計量法》相關知識。
(7)《中華人民共和國道(dao)路交通安全法》相關知識。
(8)《中(zhong)華(hua)人民(min)共和國(guo)資產評估法》相關(guan)知(zhi)識。
(9)《中(zhong)華人(ren)民共和國價格法》相關(guan)知識。
(10)《中(zhong)華人(ren)民(min)共和國保險法》相關(guan)知識。
(11)《特種(zhong)設備安全監(jian)察(cha)條例》相關知(zhi)識(shi)。
(12)《機動車維修管(guan)理規(gui)定》相關知識。
(13)《機(ji)動車登記規定(ding)》相關(guan)知識。
(14)《機動車強制(zhi)報廢(fei)標(biao)準規定(ding)》相關知識。
(15)《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相關知識。
(16)《農業(ye)機械運行(xing)安(an)全技術條(tiao)件(jian)》(GB 16151)。
(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
(18)《機(ji)動車安(an)全技(ji)術檢驗項目和(he)方法(fa)》(GB 38900)。
(19)《二手(shou)車鑒定評估技(ji)術(shu)規范》(GB/T 30323)。
(20)《場(廠)內機動車輛安全檢(jian)驗技術要求》(GB/T 16178)。
(21)《道路(lu)車輛(liang)(liang)車輛(liang)(liang)識別代號(VIN)》(GB 16735)。
(22)《事故汽車修(xiu)復技術(shu)規范(fan)》(JT/T 795)。
(23)《機(ji)動車號牌標準(zhun)》(GA 36)。
3 工作(zuo)要求
本(ben)標準(zhun)對四級(ji)/中級(ji)工(gong)、三(san)級(ji)/高(gao)級(ji)工(gong)、二級(ji)/技師、一(yi)級(ji)/高(gao)級(ji)技師的(de)技能要 求和相關知識要求依次遞進,高(gao)級(ji)別涵蓋低級(ji)別的(de)要求。
3.1 四級(ji)/中級(ji)工
|
職業(ye) 功能 |
工(gong)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要求 |
|
|
|
1.1.1 能介紹機(ji)動車鑒定評估(gu)程(cheng)序 |
1.1.1 社交禮儀 |
|
|
|
與方(fang)法 |
1.1.2 機(ji)動車鑒定(ding)評估程序與方(fang) |
|
|
1.1 接(jie)受 |
1.1.2 能簽(qian)訂(ding)機動(dong)車(che)鑒定評估委托 |
法 |
|
|
委托 |
書(合(he)同) |
1.1.3 委(wei)托書(合同)的(de)格式與內(nei) |
|
1. |
|
1.1.3 能(neng)擬(ni)定機動車鑒定評估方案 |
容 |
|
手 |
|
|
1.1.4 鑒定評估方案制訂方法 |
|
續 |
|
1.2.1 能(neng)識別(bie)機(ji)動車(che)手續真偽及(ji)有 |
1.2.1 機(ji)動車手續的種類 |
|
檢 |
|
效性(xing) |
1.2.2 機動車手續真偽及有效性 |
|
查 |
1.2 核查 |
1.2.2 能確認機動(dong)車所有權人及評 |
鑒別方法 |
|
|
證件(jian)、稅 |
估委托人身份的合法性 |
1.2.3 機(ji)動車所有權(quan)人及評(ping)估委 |
|
|
費 |
1.2.3 能采集被評估車輛手(shou)續信息 |
托人身份(fen)合法(fa)性(xing)的(de)確定(ding)依(yi)據 |
|
|
|
|
1.2.4 車輛手續信息(xi)采(cai)集內容與 |
|
|
|
|
方法(fa) |
|
|
|
2.1.1 能鑒別機動車的合法(fa)性 |
2.1.1 機(ji)動車合法性檢查內容與 |
|
|
|
2.1.2 能(neng)靜態(tai)檢(jian)查發動機的技術狀 |
方法 |
|
|
|
況 |
2.1.2 發動機靜態檢查(cha)內容與方 |
|
|
|
2.1.3 能靜態檢查底盤(pan)的技術狀況 |
法 |
|
|
2.1 靜態 |
2.1.4 能靜態檢查車身及其附件的 |
2.1.3 底盤靜(jing)態檢(jian)查內(nei)容(rong)與方法 |
|
|
檢查 |
技術狀況 |
2.1.4 車(che)身(shen)及(ji)其(qi)附件靜態檢查內 |
|
|
|
2.1.5 能靜態檢查常規電(dian)器與電(dian)子 |
容與方法 |
|
2. 技 術(shu) 狀 況 鑒 定(ding) |
|
設備的技術狀況(kuang) 2.1.6 能鑒別碰撞事(shi)故(gu)車 |
2.1.5 常規電器與(yu)電子設備技術 狀況靜態檢查內容與方法 2.1.6 碰撞事故車的鑒別方法 |
|
2.2 動態(tai) 檢查 |
2.2.1 能路試檢查發動機(ji)的技術狀 況 2.2.2 能路試檢(jian)查底盤(pan)的技術狀況 2.2.3 能路試檢查車身及其附件(jian)的 技術狀況 2.2.4 能路試(shi)檢查常規電(dian)器與電(dian)子 |
2.2.1 發動(dong)機(ji)技術狀(zhuang)況路試檢查 內(nei)容(rong)與方法 2.2.2 底(di)盤技術狀況路試檢查內(nei) 容與(yu)方法 2.2.3 車身及(ji)其附(fu)件技術狀況路 試檢查內容與方(fang)法 |
|
|
|
|
設備的技術狀況 |
2.2.4 常(chang)規電器與電子設備(bei)技術 |
|
|
|
2.2.5 能(neng)進(jin)行路試后的檢查 |
狀況路試檢查內容與(yu)方法 |
|
|
|
|
2.2.5 路試(shi)后的檢查內容與(yu)方(fang)法 |
|
|
2.3 技術 |
2.3.1 能識(shi)讀機(ji)動車安全、環保(bao)技 |
2.3.1 機動車安全、環保技術性(xing)能 |
|
|
狀況(kuang)綜(zong)合 |
術性能檢(jian)測報(bao)告 |
檢測報告的內容與合格(ge)評定要(yao)求 |
|
|
評定 |
2.3.2 能(neng)確定機動(dong)車的技術狀況等 |
2.3.2 機動(dong)車技術狀(zhuang)況評定方法、 |
|
|
|
級 |
標準與(yu)要求 |
|
|
|
3.1.1 能根據評估目的(de)選擇評估方 |
3.1.1 評估方(fang)法(fa)的分類與(yu)選用 |
|
|
|
法 |
3.1.2 現行(xing)市價法(fa)、重置(zhi)成本法(fa)、 |
|
|
|
3.1.2 能評估機動(dong)車(含新(xin)能源車 |
收益現(xian)值法(fa)、清(qing)算價格法(fa)的評估流 |
|
|
3.1 整車 |
輛)整車價值 |
程與計算方法 |
|
|
價值評(ping)估(gu) |
3.1.3 能撰寫機動車(che)整車(che)價值鑒定 |
3.1.3 鑒定評估報告的基本要求、 |
|
|
|
評估報(bao)告 |
主要內容(rong)與(yu)撰(zhuan)寫方(fang)法 |
|
3. 價 值 評(ping) 估 |
|
3.1.4 能(neng)歸檔(dang)機動車(che)整車(che)價值鑒(jian)定 評(ping)估報告 |
3.1.4 鑒(jian)定評(ping)估報告的歸檔要(yao)求 與(yu)方法 |
|
3.2 事故 車(che)輛損失 評估 |
3.2.1 能填寫事故車輛損傷診(zhen)斷(duan)單 3.2.2 能確定事故車輛損傷等(deng)級 3.2.3 能確定更換配件(jian)項(xiang)目(mu)、維修 項(xiang)目(mu)及價格 3.2.4 能(neng)計算維修費用 3.2.5 能(neng)評估損壞配件殘(can)值 3.2.6 能撰寫(xie)事故(gu)車輛損失鑒定(ding)評 |
3.2.1 事故車輛損(sun)傷(shang)診斷單(dan)的內 容與(yu)填寫方法(fa) 3.2.2 事故(gu)車輛損傷等級評定方(fang) 法(fa)與技術要求 3.2.3 配件修換原則 3.2.4 配(pei)件價格(ge)確定方法 3.2.5 維修費(fei)用計算方法 |
|
|
|
|
估(gu)報告 |
3.2.6 損壞配件(jian)殘值(zhi)評估(gu)方法 |
|
|
|
|
3.2.7 事故車輛損失鑒定評估報(bao) |
|
|
|
|
告撰寫(xie)方法(fa) |
|
4. 認(ren) 證 |
4.1 二手(shou) 車認(ren)證 |
4.1.1 能按二手(shou)車認證流程檢查(cha)車 輛 4.1.2 能撰寫二(er)手車認(ren)證報告 |
4.1.1 二手車(che)認證(zheng)流程(cheng) 4.1.2 二手車認證報告撰寫方法 |
|
與 營 銷(xiao) |
4.2 二手(shou) 車營銷 |
4.2.1 能(neng)確定二手車(che)收購(gou)價格(ge) 4.2.2 能確定(ding)二(er)手車(che)置換價格 4.2.3 能確定二手車(che)拍賣(mai)底(di)價(jia) |
4.2.1 二手(shou)車收購定價方法 4.2.2 二手車置換定價方法 4.2.3 二手車拍賣底(di)價計算方法(fa) |
3.2 三級(ji)/高級(ji)工
|
職業 功能(neng)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zhi)識要求 |
|
|
|
1.1.1 能(neng)鑒別進口機動(dong)車的合法(fa)性 |
1.1.1 進口機動車合法性鑒別方 |
|
|
|
1.1.2 能(neng)靜(jing)態檢查機動(dong)車特殊電器(qi) |
法 |
|
1. |
1.1 靜態(tai) 檢查(cha) |
與電(dian)子設備的(de)技術狀(zhuang)況 1.1.3 能(neng)靜態檢查專項作業車的技 術狀況 |
1.1.2 特殊(shu)電器與電子設備的功 能與使用方法(fa) 1.1.3 專項作業車技(ji)術狀況靜(jing)態 |
|
技 |
|
1.1.4 能鑒(jian)別(bie)泡水車(che)、火燒(shao)車(che) |
檢查內容(rong)與(yu)方法 |
|
術(shu) |
|
|
1.1.4 泡水車(che)、火燒(shao)車(che)的鑒(jian)別方法 |
|
狀 |
|
1.2.1 能路試檢查機動(dong)車主動(dong)安(an)全 |
1.2.1 機動車主動安全系統技術 |
|
況 |
1.2 動態(tai) |
系統(tong)的(de)技(ji)術狀況 |
狀況路試檢查內容與方法 |
|
鑒 |
檢查(cha) |
1.2.2 能路試(shi)檢查(cha)專項作業車的技 |
1.2.2 專項作(zuo)業車技術狀況路試 |
|
定(ding) |
|
術(shu)狀(zhuang)況 |
檢查內容與方法 |
|
|
1.3 技術 狀況綜合 評定 |
1.3.1 能確定機動車技術(shu)狀況 1.3.2 能進行道(dao)路運輸車輛技術等 級合格評定 |
1.3.1 機動(dong)車技術狀(zhuang)況(kuang)評定內容(rong) 與評定要求 1.3.2 道路運(yun)輸車輛技術等級評(ping) 定內容(rong)與評(ping)定要求 |
|
|
2.1 發動 |
2.1.1 能判斷發動機常(chang)見機械故障 |
2.1.1 發動(dong)機常見機械(xie)故障故障 |
|
|
機故障 |
|
現象與判(pan)斷方法 |
|
|
2.2 底盤 |
2.2.1 能判斷(duan)底盤常見機械故障(zhang) |
2.2.1 底盤常見機械故障現象與 |
|
|
故(gu)障(zhang) |
|
判(pan)斷方法 |
|
2. |
2.3 車身 |
2.3.1 能(neng)判斷車身及(ji)附件常見機(ji)械 |
2.3.1 車身及附件常見(jian)機械故障 |
|
故(gu) |
及附件故 |
故障 |
現象與判斷方(fang)法 |
|
障 |
障 |
|
|
|
判 |
|
2.4.1 能判(pan)斷(duan)發動(dong)機(ji)電器(qi)與電子設 |
2.4.1 發(fa)動機電(dian)器(qi)與(yu)電(dian)子設備常(chang) |
|
斷 |
2.4 電器(qi) 與電子設 備故障 |
備常見故障 2.4.2 能判斷底盤電器(qi)與(yu)電子(zi)設備 常(chang)見故障 2.4.3 能判斷車身(shen)電器(qi)與(yu)電子設(she) |
見故(gu)障(zhang)現象與(yu)判斷方法(fa) 2.4.2 底盤電器與(yu)電子設備(bei)常見(jian) 故(gu)障(zhang)現象與(yu)判斷方法 2.4.3 車身電(dian)器與電(dian)子設備常見 |
|
|
|
備常見故障 |
故障現(xian)象與判(pan)斷(duan)方法 |
|
|
3.1 整車 |
3.1.1 能審(shen)核整車價(jia)值鑒定評估報 |
3.1.1 整車價值鑒定評估報告審 |
|
|
價值評估 |
告 |
核要求 |
|
|
|
3.2.1 能確定(ding)新(xin)能源車(che)輛(liang)更(geng)換(huan)配件(jian) |
3.2.1 新能源車(che)輛配件修換原(yuan)則(ze) |
|
3. 價 值 評 估 |
3.2 事故 車輛損失 評(ping)估 |
項(xiang)目、維(wei)修項(xiang)目及其(qi)價格 3.2.2 能(neng)計算新能(neng)源車輛維修費用 3.2.3 能評(ping)估(gu)事故車(che)(che)輛整車(che)(che)與未損 壞配件殘值 3.2.4 能評估事故車輛貶值損(sun)失 3.2.5 能審核事故車輛損失鑒定評 |
3.2.2 事故(gu)車輛整車與未損壞配 件殘值評估方法(fa) 3.2.3 事故(gu)車輛貶值損失評估方 法 3.2.4 事故車輛損失鑒定評估報 告審核方法 |
|
|
|
估報告(gao) |
|
|
|
3.3 停運 |
3.3.1 能評估機(ji)動車停運損失(shi) |
3.3.1 機動(dong)車停運(yun)損失評估方法 |
|
|
損(sun)失評(ping)估(gu) |
3.3.2 能(neng)撰寫機動(dong)車停運損失鑒定(ding) |
3.3.2 機動(dong)車(che)停運損失鑒定評估 |
|
|
|
評估報告 |
報告撰寫(xie)方法 |
|
4. 認(ren) 證 與 營 銷 |
4.1 二手 車(che)認證 |
4.1.1 能審核(he)二手車認(ren)證報(bao)告 4.1.2 能優化和改進二手車認證流 程 |
4.1.1 二手車認(ren)證報(bao)告(gao)審核要求 |
|
4.2 二手 車營銷 |
4.2.1 能審核二手車(che)收購、置換(huan)、 拍賣(mai)價格 4.2.2 能進行二手車銷售定價 4.2.3 能組織實施(shi)二(er)手車(che)認證 |
4.2.1 二手車收購、置(zhi)換、拍賣定(ding) 價(jia)方法(fa) 4.2.2 二手車(che)銷售定價(jia)方法 |
|
|
|
5.1 損(sun)傷 關聯性(xing)鑒 定 |
5.1.1 能確(que)定機動車配件損傷(shang)與事 故(gu)關聯性 5.1.2 能撰寫機動車配件損傷與事(shi) 故關聯性(xing)技術鑒(jian)定意見書 |
5.1.1 機動車配(pei)件損(sun)傷與事故關(guan) 聯性分析方法 5.1.2 機動車配件損(sun)傷與事故關 聯性(xing)技術鑒定意見書(shu)撰寫要(yao)求 |
|
|
5.2 機(ji)動 |
5.2.1 能確定機(ji)動車屬性 |
5.2.1 機(ji)動車屬性鑒定方法 |
|
|
車屬性鑒 |
5.2.2 能撰寫(xie)機動車屬性技術鑒定 |
5.2.2 機動車(che)屬性技術鑒定意見 |
|
|
定 |
意見書 |
書撰寫要求 |
|
|
5.3 機(ji)動 |
5.3.1 能確定機動(dong)車類(lei)型 |
5.3.1 機動車類型劃分 |
|
5. 質 量 與 技 術 鑒 定 |
車(che)類型鑒 定 |
5.3.2 能撰寫機動車類型技術鑒定 意(yi)見書 |
5.3.2 機動車類型技術鑒定意見 書撰寫要求 |
|
5.4 技術 性(xing)能鑒定 |
5.4.1 能(neng)(neng)鑒定機動車安全技術(shu)性能(neng)(neng) 5.4.2 能撰(zhuan)寫機動車安全技術(shu)性能 鑒定意(yi)見(jian)書 |
5.4.1 機動車安(an)全技術性能鑒定 項目(mu)及要(yao)求 5.4.2 機(ji)動(dong)車(che)安全技術性能鑒(jian)定 意(yi)見書撰寫(xie)要求 |
|
|
5.5 維修 痕跡鑒定 |
5.5.1 能鑒定(ding)機動車拆裝、維修痕 跡 5.5.2 能撰寫(xie)機動車拆裝、維修痕 |
5.5.1 機動車(che)拆(chai)裝、維(wei)修痕跡鑒定 方法 5.5.2 機動車拆(chai)裝、維(wei)修痕跡(ji)技術(shu) |
|
|
|
|
跡技術鑒定(ding)意見書 |
鑒定意(yi)見書撰寫要求(qiu) |
|
|
|
5.6.1 能鑒定(ding)機動(dong)車合理維(wei)修(xiu)時間 |
5.6.1 機動車合理維修時間鑒定 |
|
|
5.6 維修 |
5.6.2 能撰寫機動車合(he)理維修(xiu)時(shi)間 |
方(fang)法 |
|
|
時間鑒定 |
技術鑒(jian)定意見書(shu) |
5.6.2 機動車合(he)理(li)維修時間技術 |
|
|
|
|
鑒(jian)定意(yi)見書撰寫要(yao)求(qiu) |
|
|
5.7 配(pei)件(jian) 屬性(xing)鑒定 |
5.7.1 能鑒定機動車(che)配(pei)件屬性(xing) 5.7.2 能撰寫機動(dong)車配(pei)件屬性(xing)技(ji)術 鑒定意見書 |
5.7.1 機(ji)動(dong)車配(pei)件屬性鑒定方法 5.7.2 機動車(che)配件屬性技術鑒(jian)定 意(yi)見書(shu)撰(zhuan)寫要求 |
|
6. |
|
6.1.1 能進(jin)行(xing)工量(liang)具、儀器設備的 |
6.1.1 工量具(ju)、儀器設(she)備日常維(wei) |
|
管 |
6.1 儀器 |
日常維護和定(ding)期維護 |
護(hu)、定期維護(hu)項目、方(fang)法與要求 |
|
理 |
設(she)備(bei)管理 |
6.1.2 能(neng)進行(xing)工量具、儀器設備的(de) |
6.1.2 工量具、儀器設備期(qi)間(jian)核查 |
|
與 |
|
期間核查 |
項(xiang)目、方法(fa)與要求 |
|
培 |
6.2 技能 |
6.2.1 能對四(si)級(ji)(ji)/中級(ji)(ji)工實施專業 |
6.2.1 技(ji)能培(pei)訓講義編寫方(fang)法 |
|
訓 |
培訓 |
技能培(pei)訓與(yu)指導 |
|
3.3 二級/技師(shi)
|
職(zhi)業 功(gong)能 |
工作內容 |
技(ji)能要求 |
相關知識要求 |
|
1. 技 |
1.1 靜態 檢查 |
1.1.1 能優化和改進靜態檢查方法(fa) 與工藝 1.1.2 能編寫(xie)靜態檢查工(gong)藝 |
1.1.1 靜態檢查工藝編制(zhi)要求 |
|
術 狀 況 |
1.2 動態 檢查(cha) |
1.2.1 能優化和改(gai)進動態路試檢查 方法與(yu)工藝 1.2.2 能編寫動(dong)態(tai)路試檢(jian)查工藝 |
1.2.1 動態路試檢查工(gong)藝(yi)編(bian)制要 求 |
|
鑒 |
1.3 技術(shu) |
1.3.1 能解決技(ji)術狀況評(ping)定的綜合(he) |
1.3.1 專家意(yi)見書的撰(zhuan)寫(xie)要求 |
|
定(ding) |
狀況綜合(he) |
性問(wen)題 |
|
|
|
評(ping)定 |
|
|
|
|
2.1 發動(dong) |
2.1.1 能(neng)判斷發動機常見(jian)機械故障 |
2.1.1 發動機(ji)常見機(ji)械故障診斷(duan) |
|
|
機故障 |
原因 |
方法 |
|
|
2.2 底盤 |
2.2.1 能判斷底盤(pan)常(chang)見機械故障原 |
2.2.1 底盤常見機械故障診斷方(fang) |
|
|
故障(zhang) |
因 |
法 |
|
2. |
2.3 車(che)身 |
2.3.1 能判斷車身及附件常見機械 |
2.3.1 車身(shen)及附件常(chang)見機械(xie)故障 |
|
故 |
及附件(jian)故 |
故(gu)障原因 |
診斷(duan)方(fang)法(fa) |
|
障 |
障 |
|
|
|
判 |
|
2.4.1 能判斷發動(dong)機電器與電子設 |
2.4.1 發動(dong)機電器與(yu)電子設(she)備常 |
|
斷 |
2.4 電器 與(yu)電子設(she) 備故障 |
備常見故障原因 2.4.2 能(neng)判斷底盤電(dian)器(qi)與電(dian)子(zi)設備(bei) 常見故障原因(yin) 2.4.3 能判斷車身電(dian)器與(yu)電(dian)子設備(bei) |
見故障診斷方法(fa) 2.4.2 底盤電器與電子設備常見 故障診斷方法 2.4.3 車身(shen)電(dian)器與電(dian)子設備常見(jian) |
|
|
|
常見故障原(yuan)因 |
故障診(zhen)斷方法(fa) |
|
|
3.1 整車 |
3.1.1 能(neng)審核新能(neng)源車輛(liang)整車價值(zhi) |
3.1.1 新能源(yuan)車輛整(zheng)車價值(zhi)鑒(jian)定 |
|
3. |
價值評估 |
鑒定評估(gu)報告 |
評估(gu)報告審核要求 |
|
價 |
3.2 事(shi)故(gu) |
3.2.1 能(neng)審核新能(neng)源事故車輛(liang)損失 |
3.2.1 新能源事故(gu)車輛損失鑒定 |
|
值 |
車(che)輛損失 |
鑒定評(ping)估報(bao)告(gao) |
評估報告(gao)審核要求(qiu) |
|
評 |
評(ping)估 |
|
|
|
估 |
3.3 停運(yun) |
3.3.1 能(neng)審核機動車停運(yun)損失鑒(jian)定 |
3.3.1 機動車停運損(sun)失(shi)鑒定(ding)評估 |
|
|
損失評(ping)估 |
評(ping)估(gu)報告 |
報告審核要求 |
|
4. |
|
4.1.1 能審核(he)二手(shou)車(che)銷(xiao)售定價 |
4.1.1 二(er)手車認(ren)證方案(an)制定方法 |
|
認 |
4.1 二手 |
4.1.2 能制(zhi)定二手車(che)認證方案 |
|
|
證 |
車認證 |
|
|
|
與 |
|
|
|
|
營 |
4.2 二手(shou) |
4.2.1 能(neng)組(zu)織實施二手車(che)營銷 |
4.2.1 二手車營銷方案制定方法 |
|
銷(xiao) |
車營(ying)銷 |
4.2.2 能制定二手車(che)營銷方(fang)案 |
|
|
5. |
5.1 損傷 |
5.1.1 能審核機動車(che)配件損傷與事 |
5.1.1 機動車配(pei)件損傷與事故關 |
|
質 |
關聯性鑒(jian) |
故關聯性技術鑒(jian)定意見書 |
聯性技術鑒定意見審(shen)核要求 |
|
量 |
定 |
|
|
|
與 |
5.2 機(ji)動(dong) |
5.2.1 能審核機動車屬(shu)性技術鑒定 |
5.2.1 機(ji)動車屬(shu)性技術(shu)鑒定意見 |
|
技 |
車屬性鑒 |
意見書 |
書審核要求 |
|
術 鑒(jian) 定 |
定 |
|
|
|
5.3 機(ji)動 車類型鑒(jian) 定 |
5.3.1 能審核機(ji)動車類型技術(shu)鑒定 意(yi)見書 |
5.3.1 機動車類型(xing)技(ji)術鑒(jian)定意見 書審(shen)核要求 |
|
|
5.4 嫌疑 車輛鑒(jian)定 |
5.4.1 能鑒(jian)定(ding)嫌疑問題車輛 5.4.2 能撰寫(xie)嫌疑問題(ti)車輛(liang)技(ji)術鑒 定意見書 |
5.4.1 嫌疑問題車(che)輛(liang)鑒定(ding)方法 5.4.2 嫌疑問(wen)題(ti)車輛(liang)技術鑒定意 見(jian)書撰寫要求(qiu) |
|
|
5.5 技術(shu) 性能鑒定 |
5.5.3 能審核機動(dong)車(che)安全技術性能 鑒定意(yi)見書 5.5.4 能(neng)鑒定機動車綜合技術(shu)性(xing)能(neng) 5.5.5 能撰寫機動車綜合性能技術(shu) 鑒定(ding)意見書 |
5.5.1 機動車安全技術性能鑒定 意見書審核(he)要求(qiu) 5.5.2 機(ji)動車(che)綜合技術性能鑒定 項(xiang)目及要求 5.5.3 機動(dong)車綜合性能技(ji)術鑒定 意見(jian)書撰寫要(yao)求(qiu) |
|
|
5.6 維修(xiu) 痕跡鑒定 |
5.6.1 能審核機動車拆裝(zhuang)、維修痕 跡技術(shu)鑒(jian)定意見書 |
5.6.1 機(ji)動車(che)拆裝、維(wei)修痕跡技術 鑒定意見書審(shen)核要(yao)求 |
|
|
5.7 維修 時間鑒定 |
5.7.1 能審核機動(dong)車合理(li)維修時(shi)間 技(ji)術鑒定(ding)意見(jian)書 |
5.7.1 機動車合理維(wei)修時間技術(shu) 鑒(jian)定意見書審核要(yao)求 |
|
|
5.8 配件 屬(shu)性鑒定 |
5.8.1 能審核機(ji)動車配件(jian)屬性(xing)技術 鑒定意見書 |
5.8.1 機動車配件(jian)屬性(xing)技術(shu)鑒定 意見書審核(he)要(yao)求 |
|
|
5.9 事故 鑒定 |
5.9.1 能鑒定機動車(che)機械、電(dian)氣事(shi) 故成因 5.9.2 能鑒定(ding)機動車(che)火災事(shi)故成因(yin) 5.9.3 能鑒定(ding)車輛行駛速度 5.9.4 能鑒定車輛碰撞痕(hen)跡 5.9.5 能分析機動車行(xing)車存儲(chu)數據 5.9.6 能鑒定機動車(che)故障與(yu)交通事 故的(de)因果關系(xi) 5.9.7 能撰寫機(ji)動車事故(gu)相關技術 鑒定意見書 |
5.9.1 機(ji)動車機(ji)械、電氣事(shi)故鑒定 方法 5.9.2 機動(dong)車火(huo)災(zai)事故鑒定方(fang)法 5.9.3 車輛行駛速(su)度鑒定方法 5.9.4 車輛碰撞痕跡鑒(jian)定方(fang)法 5.9.5 機動(dong)車行車存儲數據提(ti)取 與分析(xi)方法 5.9.6 機(ji)動車故(gu)障與交通事故(gu)的 因果關系分析方法 5.9.7 機動車事故技術鑒定意見 書撰寫(xie)要求(qiu) |
|
|
5.10 質(zhi)量(liang) (缺(que)陷(xian))鑒 定 |
5.10.1 能鑒定機動車維(wei)修質量問 題產生的原因 5.10.2 能鑒定機動車制造質量(缺 陷)問題產生的原因 5.10.3 能(neng)撰寫機動車質量(缺陷) 技術(shu)鑒定意見書(shu) |
5.10.1 機動車維修質量問(wen)題(ti)鑒定 方法 5.10.2 機動車制造質量(缺陷) 問(wen)題(ti)鑒(jian)定方法 5.10.3 機(ji)動車(che)質量(缺陷)技術 鑒定意(yi)見(jian)書撰寫要求(qiu) |
|
|
6. 管 理 與 培 訓(xun) |
6.1 儀器 設備(bei)管理 |
6.1.1 能進行儀器(qi)設(she)備的調試和(he)校 準(zhun) 6.1.2 能(neng)編寫設(she)備操作規程(cheng) |
6.1.1 儀(yi)器設備的調試和校準規(gui) 程 6.1.2 設(she)備操作(zuo)規程編制方法 |
|
6.2 技術 與質量管 理 |
6.2.1 能評價質量控制效(xiao)果 6.2.2 能撰寫技術(shu)總結(jie) |
6.2.1 質量控制與管理相(xiang)關知(zhi)識 6.2.2 技術總結(jie)撰(zhuan)寫方(fang)法(fa) |
|
|
6.3 技術 培訓 |
6.3.1 能編寫技能培(pei)訓教案、講義 與課(ke)件 |
6.3.1 技(ji)能培訓教案(an)、講義與課件 制作知識 |
|
|
|
6.3.2 能對三級(ji)/高級(ji)技能及以下 人(ren)員實施專業(ye)技能培訓與指導 |
6.3.2 技能培訓與(yu)指導的基本要 求和基本方(fang)法 |
3.4 一級/高(gao)級技師
|
職業 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neng)要求 |
相(xiang)關知(zhi)識要求 |
|
1. 故 障 判 斷 |
1.1 發(fa)動 機故障 |
1.1.1 能判(pan)斷發(fa)動機綜合性故障原 因 |
1.1.1 發動機(ji)綜合(he)性故障診斷方(fang) 法 |
|
1.2 底盤 故(gu)障 |
1.2.1 能判斷底盤綜合性故障原因(yin) |
1.2.1 底盤綜合性(xing)故障診斷(duan)方法 |
|
|
1.3 車身 及附件故 障 |
1.3.1 能判(pan)斷車身及附件(jian)綜合(he)性(xing)故 障(zhang)原(yuan)因(yin) |
1.3.1 車(che)身及附件(jian)故(gu)障診斷方法 |
|
|
1.4 電(dian)器 與電(dian)子設 備故障 |
1.4.1 能判斷發動(dong)機電(dian)器與電(dian)子設 備綜合性故障(zhang)原因 1.4.2 能判斷(duan)底盤電器與電子設備 綜合性故障原因(yin) 1.4.3 能判斷車身及(ji)附件電(dian)器與電(dian) 子設備綜合性故障(zhang)原(yuan)因 |
1.4.1 發動機電(dian)器與電(dian)子(zi)設備綜(zong) 合(he)性故障診斷(duan)方法 1.4.2 底盤電(dian)器與電(dian)子設備綜合 性(xing)故障診斷方法 1.4.3 車身及附(fu)件電(dian)器(qi)與電(dian)子設 備綜合性故(gu)障診斷方(fang)法 |
|
|
2. 價(jia) 值 評 估 |
2.1 整車 價值(zhi)評(ping)估 |
2.1.1 能對整車價值鑒定評估項目 提出改進意見 |
2.1.1 整車價值(zhi)評(ping)估(gu)前沿(yan)技術 |
|
2.2 事故(gu) 車輛損(sun)失(shi) 評(ping)估 |
2.2.1 能對事故(gu)車輛損失鑒定評(ping)估 項目提出改(gai)進意見 |
2.2.1 事故車輛損失(shi)評估前沿技 術 |
|
|
2.3 停運 損失評(ping)估 |
2.3.1 能對車輛停運損失鑒定評估 項目提出改進意(yi)見 |
2.3.1 新能源車輛停(ting)運損失鑒定 評(ping)估報告審核要(yao)求(qiu) |
|
|
3. 質 量 與(yu) 技 術 鑒 定 |
3.1 嫌疑 車(che)輛鑒定 |
3.1.1 能審核嫌(xian)疑問題車輛(liang)技術鑒 定(ding)意見書 |
3.1.1 嫌(xian)疑問題(ti)車輛(liang)技(ji)術鑒定意(yi) 見書審核要求 |
|
3.2 事故(gu) 鑒定 |
3.2.1 能審核機動車(che)事故技術鑒定 意見書(shu) |
3.2.1 機動(dong)車事(shi)故技(ji)術鑒定(ding)意見 書審核要求 |
|
|
3.3 技術(shu) 性能鑒定 |
3.3.1 能審(shen)核機動(dong)車綜合性(xing)能技術 鑒定意見書(shu) 3.3.2 能(neng)鑒定(ding)機動(dong)車(che)主、被動(dong)安(an)全 裝置或智能(neng)技術性(xing)能(neng),撰寫技術鑒 定(ding)意(yi)見書(shu) 3.3.3 能(neng)鑒定(ding)新能(neng)源車輛動力電(dian)池 熱(re)管(guan)理系統性能(neng),撰寫技術鑒定(ding)意 見書(shu) |
3.3.1 機動車綜合性能(neng)技術鑒定 意見書審核要求 3.3.2 機動(dong)車(che)主、被動(dong)安全裝置裝 置或智能技(ji)術(shu)性能鑒(jian)定方法(fa)與(yu)技(ji) 術(shu)鑒(jian)定意見書撰(zhuan)寫要求 3.3.3 新能源車(che)輛動力電池熱(re)管 理系統性能鑒定方(fang)法(fa)與(yu)技術鑒定 意見書撰寫要求(qiu) |
|
|
3.4 質量 (缺(que)陷)鑒(jian) 定 |
3.4.1 能(neng)審核(he)機(ji)動車(che)質量(缺(que)陷) 技術鑒定意見(jian)書 3.4.2 能歸納(na)總結(jie)機動車安全隱患 或制造缺陷問題并向有關部(bu)門提 交意見或建議書 |
3.4.1 機動車(che)質量(缺陷(xian))技術鑒 定意見書審核要求 3.4.2 機動車安全(quan)隱患或制造(zao)缺 陷(xian)問題歸(gui)納(na)總(zong)結(jie)方法及意見或建 議書撰寫(xie)要求 |
|
|
3.5 技術 革新(xin) |
3.5.1 能革新技術鑒定(ding)手段(duan),優(you)化 改(gai)進(jin)技術鑒定方法和(he)工藝流程 |
3.5.1 技術(shu)鑒定(ding)前沿技術(shu) |
|
|
4. |
4.1 儀器 |
4.1.1 能制訂(ding)工量(liang)具、儀器設備的(de) |
4.1.1 工量具、儀器設(she)備維護、期 |
|
管 理 與 培(pei) 訓 |
設(she)備管理 |
維護、期(qi)間(jian)核查和周期(qi)檢定計劃 4.1.2 能排除儀(yi)器設備常見故障 |
間核查和周期(qi)檢定計劃制訂方法 |
|
4.2 技術 與質量管(guan) 理(li) |
4.2.1 能編(bian)制(zhi)質(zhi)量控制(zhi)計劃 4.2.2 能編寫質量體系中的程序文(wen) 件(jian)和(he)作業指(zhi)導書 4.2.3 能撰寫技術論文 |
4.2.1 質量控制(zhi)計劃編制(zhi)方法 4.2.2 程序文件和(he)作業指導(dao)書編 寫方法 4.2.3 技(ji)術論文撰寫要求 |
|
|
4.3 技術 培訓 |
4.3.1 能制(zhi)定技能培訓方案(an) 4.3.2 能對二級/技(ji)師及以下人員(yuan) 實施專業(ye)技(ji)能培(pei)訓與指導(dao) |
4.3.1 培訓(xun)方案制定方法與(yu)要求(qiu) |
4.權重表
4.1 理論知識權重表
|
技能等級 項目 |
四級(ji)/中(zhong)級(ji)工 (%) |
三級(ji)/高級(ji)工(gong) (%) |
二級(ji)/技師 (%) |
一級/高級技師(shi) (%) |
|
|
基 本 要 求 |
職業道德 |
5 |
5 |
5 |
5 |
|
基礎知(zhi)識 |
25 |
20 |
15 |
10 |
|
|
相(xiang) 關 知 識 要 求(qiu) |
手續檢查 |
5 |
— |
— |
— |
|
技術狀況鑒(jian)定 |
30 |
20 |
10 |
— |
|
|
故障判(pan)斷(duan) |
— |
10 |
20 |
30 |
|
|
價值評估 |
20 |
15 |
10 |
5 |
|
|
認證與營銷 |
15 |
10 |
5 |
— |
|
|
質量與技術鑒定 |
— |
15 |
25 |
35 |
|
|
管(guan)理(li)與培訓 |
— |
5 |
10 |
15 |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
4.2 技(ji)能(neng)要求(qiu)權重表
|
技能等(deng)級 項(xiang)目(mu) |
四級/中級工 (%) |
三級/高級工 (%) |
二級(ji)/技師 (%) |
一級/高(gao)級技師 (%) |
|
|
技 能 要 求(qiu) |
手續檢查 |
10 |
— |
— |
— |
|
技術狀況鑒(jian)定 |
45 |
30 |
15 |
— |
|
|
故障判斷 |
— |
15 |
20 |
25 |
|
|
價值評估 |
30 |
25 |
20 |
10 |
|
|
認證與(yu)營銷 |
15 |
10 |
5 |
— |
|
|
質量與技術鑒定(ding) |
— |
15 |
30 |
45 |
|
|
管(guan)理與(yu)培訓 |
— |
5 |
10 |
20 |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
|
|
電話: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