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權威調查:逾四成消費者遇汽車陷阱
近日,貴州省消費者協會在3萬余名消費者中開展了消費調查,結果表明,超四成消費者在汽車銷售、貸款、維修、保險等環節遭遇陷阱。
據了解,在車輛尤其是二手車交易中,消費者總會在不經意中踏入經銷商們精心設計的“陷阱”。汽車低檔配置改中檔配置以次充好、暢銷車型加價捆綁銷售、汽車貸款名目混亂、小故障夸出大毛病甚至偷換零件……
尤其是隨著“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到來,汽車市場也開始火熱起來了。中華汽車網校提醒大家,汽車消費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
以次充好、虛假信息泛濫
遵義市鳳岡縣一車主今年4月花42.76萬元購置一臺奧迪Q 5中檔配置汽車,提車后發現后車窗雨刮器不能工作。該車主到重慶奧迪4S店檢測發現:車內左前坐椅膝部飾板螺絲缺1顆,加裝電器及線束多出4根,線路加裝導致后車窗雨刮器不能工作。
經過專業的二手車鑒定評估師鑒定,該車其實是一款奧迪Q 5低端配置汽車,銷售商為了獲取高利潤,將低配車擅自加裝配置功能當作中配車型進行銷售,從中套取4.4萬元差價。
據了解,類似以次充好、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等行為在汽車銷售環節中并不鮮見。購車過程中,商家口頭承諾給車輛高檔配置,促成了購車交易,消費者取車時發現商家沒有履行約定,而商家則以無文字約定為理由,拒絕履約。
加價提車 否則等半年
調查還發現,汽車銷售市場還存在著加價提車、強制購買配飾等情況。貴陽市一消費者購買大眾途觀汽車,在提車時4S店以車源緊張無現車為由,告知需從其他地區調車但要交2萬元的調劑費加價提車,否則得等半年。
中華汽車網校專家分析,“加價提車”的背后,往往是汽車生產廠和經銷商聯手“做局”,造成缺貨或斷貨的假象,利用消費者“買漲不買跌“新款情結”等消費心理進行“饑餓營銷”,引誘消費者“入套”。
貴陽市一消費者在買車時,銷售人員表示可以繳納定金并幫助搖號,購車定金繳納后不久,銷售人員告知已經搖到號可以到公司提車。消費者提車后才發現自己沒有搖到號并找到銷售人員討說法,經銷商解釋為個人失誤,表示可以長期提供臨時牌照,并承諾一直到搖到號為止,兩年的時間里該車主一直在使用臨時牌照。
貴州省消費者協會調查顯示,有38.2%的消費者在汽車消費銷售環節遭遇消費陷阱,其中有近三成消費者認為銷售人員態度惡劣或有明顯欺詐行為。此外,約定時間不能交車、新車剛買就大幅降價、新車存在質量問題等也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車貸、維修、保險等環節處處藏陷阱
調查顯示,32.57%的人在汽車貸款環節遇到過消費陷阱;40.46%的人在汽車維修環節遇到過消費陷阱;28 .48%的人在汽車保險環節遭遇陷阱。
家住貴州安順市的劉先生去年12月在貴陽某4S店貸款購買了一輛寶馬3系汽車,4S店以代辦貸款為由從中收取7560元的評審費。而后在消協的介入下,4S店才答應退款。除手續繁雜、放款漫長等投訴熱點外,車貸收費名目多強制消費已成行業潛規則。調查顯示一些銷售商設置的車貸“評審費”已位居投訴榜首。
貴陽市車主夏先生反映,自己新買的別克凱越在8個月的時間里反復維修,車子的問題卻越來越多。“剛開始A BS燈間歇性常亮,他們檢修了五次,每次都是把車子抬上去看一下,然后就放下來。后來經專業技術人員監測僅有一次維修記錄。隨后又發現剎車盤磨損嚴重,新車又沒有經過改裝,怎么會出現這種問題呢。”反復維修、請假務工、耗時耗力,卻得不到商家任何可行性回復,無奈夏先生只有投訴消協協調解決問題。調查顯示,維修環節中,一是汽車配件分為原廠件、副廠件兩種,兩者價格懸殊,相差數倍,部分汽修商更換零件時偷梁換柱。二是夸大汽車故障,小題大做。三是經營者隨意規定汽車保養條件,否則不予履行三包義務。四是維修和配件定價隨意性高、不透明。
調查發現近兩成消費者反映保險環節中出險時間偏長,服務不到位。部分汽車經銷商要求消費者到指定保險公司購買車險,通常店內銷售的保險價格比消費者自行購買的要高。
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提醒,貸款過程中,不論消費者個人或4S店向銀行貸款都不需要任何手續費,4S店收取車貸手續費用屬違規行為。消費者在消費時務必保存好相關票據,遭遇侵權可去權威部門鑒定、維權追責。
汽車消費如何“維權”
面對一路“坑”的汽車消費,消費者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消費權益呢?
中華汽車網校專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消費者個人:應當加強自身的維權意識與消費意識,敢于向違法行為說“不”,如果遭遇了經銷商的陷阱,要懂得取證并向消費者協會等監管部門舉報,。同時,消費者應當進行理性消費,不能盲目跟風。
2.汽車經營者:應當規范汽車消費市場中各類收費項目,對收費項目和價格進行公示,強化汽車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感,加強行業自律,只有為客戶提供最真實的信息和最誠摯的服務,讓他們買得放心,用得安心,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3.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的政策規范汽車市場秩序,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以幫助消費者甄別汽車市場上的虛假信息,促進理性消費,共同幫助規范汽車消費市場。
購車騙局花樣雖多,但始終不離老套路。中華汽車網校專家提醒,消費者維權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依賴自身,只有自己懂得一些車輛鑒定評估知識,或者在車輛交易時帶上一位專業的二手車鑒定評估師一起去查看,就能夠準確的為車輛估價,最大程度的避免上當受騙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