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互聯網+”行動綱領出臺 整合創新成汽車業下一個風口
■實現汽車智能制造的引擎來了。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未來三年及十年的發展目標,提出包括創業創新、協同制造、智慧能源、綠色生態等11項重點行動,并就保障措施做出部署。意見中的“互聯網+”協同制造等內容,與《中國制造2025》緊密呼應,使汽車智能制造的藍圖畫卷更為立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研究室主任王曉明認為,此頂層設計將深化和拓展互聯網在汽車業中的應用,為實現智能制造提供關鍵支撐。
■“互聯網+”深度滲透汽車全產業鏈
“互聯網+”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轉型在持續升級,意見細化了互聯網在制造業中的融合和變革作用。意見明確提出,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引導要素資源向實體經濟集聚,推動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變革。
意見表明,在“互聯網+”協同制造重點行動中,將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強產業鏈協作,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協同制造新模式。在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打造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制造業網絡化產業生態體系。“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涵蓋汽車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等整個產業鏈條,實現對用戶需求的多維連接。各環節互動、集成、協作的加強,將為車企創造更大的價值拓展空間。”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表示,“依托互聯網平臺建立協同設計、眾包、虛擬仿真等新型研發模式,可以增強設計環節與用戶需求的匹配度和精準度,企業的技術創新將更加高效、便捷和低成本。”
意見中多項重點行動均涉及汽車產業,其中智慧能源強調推進電動汽車電能替代技術的應用;綠色生態則提出加快推進汽車保險信息系統、“以舊換新”管理系統和報廢車管理系統的標準化、規范化和互聯互通,加強廢舊汽車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信息管理;人工智能要求加快智能輔助駕駛、復雜環境感知、車載智能設備等技術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此外,基于互聯網的高效物流、便捷交通、普惠金融亦為汽車業提供助力。“意見中的‘互聯網+’是包括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在內的廣義互聯網,核心即信息通信技術(ICT)。‘ICT+汽車’將重塑我國汽車產業體系。”王曉明說。
■地方政府要加快制定指導性意見
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在系統兼容、標準規范、升級維護等方面還較為薄弱,針對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安全防御措施和手段研發投入明顯不足,重要信息系統、工業控制系統等仍使用國外的技術和產品,缺乏有效的安全漏洞檢測手段。“如今,汽車與互聯網連接如此緊密,網絡安全上的漏洞給智能制造、智能汽車帶來了威脅。”一位長期關注智能汽車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個黑客就可以把汽車偷走,獲取工廠中的制造參數同樣也輕而易舉。這就是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為此,意見從夯實發展基礎、強化創新驅動、營造寬松環境等多維度提出了落實“互聯網+”行動的保障支撐措施。針對互聯網與各行業融合新特點,我國將加強網絡信息保護和信息公開,加快推動制定網絡安全、電子商務、個人信息保護等法律法規。同時引導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的研制及推廣,加快工控系統、智能專用裝備、車聯網等細分領域的標準化工作。
意見明確,在監管環境上,政府要逐步破除行業壁壘,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準入限制,推廣負面清單,研究出臺國家大數據戰略,建立國家政府信息開放統一平臺和基礎數據資源庫。在財政資金支持、融資服務、復合型人才培養、海外合作等層面,意見同樣要求政府加強引導支持。“意見提出了實施重大工程包、試點示范等計劃,地方政府要加快制定地方性指導意見,支持地方企業重大工程建設,積累先進經驗,加快全國推廣普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建議。
■車企應推進系統整合創新
意見提出,到2025年,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當前,我國一些車企還將互聯網作為一種營銷工具,研發、生產等環節未系統地導入互聯網。王喜文認為,傳統汽車企業如果不重視互聯網理念,未來將面臨為互聯網企業代工的風險。那么,車企應如何踐行“互聯網+汽車”?意見提出了個性化定制、柔性生產、產業鏈延伸、培育新業態、開發智能汽車等發展方向。
在曹淑敏看來,車企一方面要夯實線上基礎,通過自主建設、收購兼并、結盟合作等方式,構建連接生產與管理各個環節的網絡基礎設施、數據鏈及信息系統;同時推動組織變革,在創新模式、商業模式、生產方式、組織機構、人才結構等方面進行深度變革調整。王曉明認為,車企應有意識地建立一些數據中心,在產品設計和開發流程上重視對數據的采集。開展多環節、多層面的跨界合作,打破封閉式的產業鏈條。“互聯網的作用固然不能小覷,但車企不能將其視為實現創新發展的惟一救命稻草。”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說,“汽車制造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的提升仍要經過技術積累的過程。”
對于汽車業如何定位“互聯網+”,李顯君認為,“互聯網+”作為制造業工具的角色并沒有變,只是其應用全面深化。作為實現汽車智能制造的重要切入點,互聯網可以引導技術創新,但歸根結底,科技、技術才是汽車工業的支點。他強調:“實現汽車業轉型升級,要聚焦車企的‘互聯網+’融合應用、管理方式轉變、汽車制造技術進步等系統的整合創新。”
[相關閱讀]
中國二手車市場的春天已經到來
廠商經銷商轉變渠道布局 快修店或成新熱點
中華汽車網校——汽車學歷認證&職業技能培訓領跑者
咨詢電話:400-007-7172 網 址://ahlsjy.cn
丁老師QQ:2938900372 郵箱:db@ahlsjy.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