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新車“剎車” 二手車市場規模或將翻倍
一直以來,二手車交易市場就像一個“黑匣子”,復雜繁瑣的交易流程,老百姓不懂車、怕被騙,即便是看上心儀的二手車也是望而卻步。但近兩年,二手車市場卻行駛在快速路上,增速是相當驚人的。
新車“剎車” 二手車市場規模或將翻倍
在7月14日召開的全國汽車信息半年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總結并分析了上半年二手車市場發展整體形勢。他表示,2015年,中國二手車市場規模將跨入千萬輛時代,未來或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15年上半年,國產新車銷售1185.03萬輛,同比增長1.43%,比上年同期回落6.93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銷售 1009.56萬輛,同比增長4.80%,比上年同期回落6.38個百分點;商用車銷售175.47萬輛,同比下降14.41%。
(二手車交易量走勢圖)
與新車市場微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手車市場呈現了“快馬揚鞭式”增長。2015年1-5月二手車市場交易量 245.24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長5.39%,交易額1397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上漲0.57%。2015年,全國二手車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萬輛, 取代新車市場地位、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主體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015年1-5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運營狀況圖)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二手車與新車交易量的比值還相對較低,不足美國的1/10、 德國的1/8、日本和韓國的1/6。各國二手車與新車交易量比值:美國3.85:1,德國2.37:1,日本1.45:1,韓國1.45:1,而中國 0.38:1。雖然比值上落后,但中國二手車的牛市確實是來了,風口已至。
“互聯網+”助力二手車電商發展
互聯網+帶來汽車行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二手車電商的發展。目前,我國二手車市場仍以有形市場交易為主體,交易份額約占二手車交易總量的70%,二手車互聯網交易份額逐年提升,2013年互聯網平臺交易約占整體市場 的4.5%,2014年上升至10%。但預計顯示,到2020年,二手車網絡平臺整體規模的市場占有率在18%左右,而傳統渠道將在2020年降到15%。
可以看出,在車源分散、經銷商區域性限制較大的背景下,如果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交易的效益、降低交易成本,那么二手車電商將大有作為。在互聯網+的浪潮中,目前中國二手車已經涵蓋數十萬家商戶,在二手車領域出現在B2B、B2C、C2C等交易模式,二手車電商發展風起云涌,各種跨行業資本涌入,催生二手車模式的多元化并存與發展,給二手車領域帶來全新思維。
沈榮在發言中稱,中國二手車有極其廣闊的未來市場,需要百花齊放,才會迸發出最適合中國市場行情的商業模式。“二手車金融、二手車延保、二手車物流、二手車評估、二手車信息等服務機構與體系的創立為二手車市場的成熟增加了催化劑。”
當然,在資本和互聯網+的助力下,當前二手車行業百花齊放的不僅是交易方式、經營模式,還有圍繞二手車誕生的從交易到評估認證、質保等一系列服務的新興企業,各電商平臺也正在依托互聯網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加速布局二手車行業。
二手車市場發展的三大瓶頸
盡管二手車市場已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但限制市場發展的障礙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突破。
歐洲第一大戰略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認為,目前中國二手車發展有三個瓶頸:
一是車源規模化不夠,95%是在個人手里,5%是租賃公司或者融資租賃公司產生的二手車。對比美國,其車源非常集中,主要掌握在汽車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汽車經銷商手中。
二是車況標準化方面,美國二手車評估主要有專業的評估機構、地方政府、全美的經銷商協會以及車商巨頭。而中國也在推動車況的標準化,但仍未出現全國通用的評估標準。
三是異地流通問題,限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二手車的流動。
如果這些掣肘能夠打通,隨著中國汽車用戶的消費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理性購車者都會放心選擇二手車,羅蘭貝格分析預測認為,中國二手車將以25%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并且在2018年的時候通過1萬億的規模,未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潛力非常的巨大。
|
|
電話: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