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新能源汽車遭騙補,工信部介入調查
據中華汽車網校了解,有部分電動車廠和租賃運營公司,以循環使用電池組裝配整車方式,以少充多,騙取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量補貼。根據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研發和銷售環節都能獲得補貼。而只要車輛達到相關技術標準,除中央財政補貼外,還能享受地方補貼。高額補貼不僅令一些原本沒有新能源技術儲備的汽車生產企業爭先恐后投入“電動化”,還在銷售環節進行算計。目前工信部等部門已經啟動調查,針對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企業或將面臨吊銷生產資質的嚴厲處罰。
一、“騙補”多從電池上做文章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現井噴式增長,累計銷量已經達到33萬輛,同比增長34%,而此時電動車“騙補”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據了解,目前一些車企騙取新能源補貼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整車企業全資或參股汽車租賃公司,通過“自產自銷”的方式,拿到國家和地方對電動車的補貼;另一種方式,則是由一家汽車租賃運營公司主導,一邊采購整車企業,一邊與電池企業合作,通過“多采購整車,少采購電池”的方式,從中獲取補貼。
動力電池專家王敏表示:“雖然目前大多數的國有大型企業在電動車生產、補貼申請方面都較為規范,但是一些小型電動車生產企業的確存在違規操作、騙取補貼的現象,這幾乎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租賃公司購買的車輛并沒有投入運營,但是這些車輛在上牌之后,補貼已經到手。”“在兩類細分行業,一類是用于共享、租賃的乘用車,一類是用于城市物流的運營類車輛,都有騙補的情況發生。”“另一種‘騙補’的操作模式,則是通過第三方運營公司來暗箱操作。”王敏補充道。有些車輛運營公司,一手牽著產銷規模甚小的電動車生產企業,一手與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合作,通過將兩類公司的產品捏合在一起組成電動車,獲得政府補貼,很多車輛“空有牌照”,并沒有真正上路運營。
而在這些暗箱操作的環節中,車輛的電池成為“騙補”的關鍵載體。從事電動車生產的李林告訴記者:“在電動車上,電池序列號與車架號不存在一對一的關聯性,因此一組電池可以放在多個車上使用,以獲得多次補貼。”據他個人推算,“車身與電池的比例達到10:6,整車企業就可以保本。”這也意味著每10輛電動車采購約合6輛車的電池組后,這樣銷售就可以保本不賠,而剩下4組電池的價錢,可以成為“空手套白狼”后的獲利。“現在行業內,還有一種流行的‘玩法’,是為了保證車輛的電池續航里程等參數達標,上報財政部門申請補貼的車型多要注明安裝多個電池箱,但是實際購買的車輛電池箱則大打折扣,連三分之一都不到。”李林表示。
根據2015年12月財政部發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等專用車、貨車推廣應用補助標準: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助1800元。從技術層面講,由于電池需要多次拆卸,相對于插電充電模式的電動車,換電車型更便于操作,因此更多用來‘騙補’的車輛都是換電式車型,而此類車輛大多為運營車輛,比如通勤車、物流車等。
二、乘用車騙補不嚴重,主要問題在客車
近幾年,一批所謂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通過一條簡陋的組裝線就“生產出”電動車,或者轉手賣給自己的租賃公司,或者獲得補貼后拆下電池重復利用循環申請補貼,以大量未達到安全技術標準、產品一致性差的電動車,輕易便套取上億元的新能源補貼,而其中相當一部分車型并未進行公開銷售和進入交通領域,僅僅是用來騙取補貼的工具。
2016年1月初,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認為,2015年前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與上牌量之間存在近一倍的差距,他懷疑,高達7萬輛的“數據黑洞”背后,很可能是車企假售之后將電池拆分倒賣獲利的騙補行為。“目前而言,電動乘用車領域的騙補情況并不嚴重,但客車和專用車就不一樣了,很多中小企業想盡方法將其‘電動化’,瞄準的就是補貼資金。”知情者表示。“今年的新能源客車銷量出現兩種怪現象,一是二線品牌銷量突飛猛進,二是一些瀕死的品牌起死為生。”在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一位商用車領域的業內人士表示。非常規的數據增長背后正是極具誘惑力的補貼在作祟。尤其是“6—8米純電動中巴車”,“國補”與“地補(地方性補貼)”加起來高達60萬元,遠超成本。
三、應避免重蹈“家電下鄉”覆轍
通過非法手段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現象,曾經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2009~2012年,隨著“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和“節能產品惠民”等刺激消費政策的推出,在家電甚至汽車行業中,利用虛假客戶信息、多報銷量,騙取財政補貼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僅造成了市場虛假繁榮的假象,而且也令一些廠家盲目擴產,一度造成行業混亂的局面。如果‘騙補’現象出現在運營車輛中,這將對我國新能源產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眼下,新能源車行業正因巨額補貼出現銷量虛高的苗頭。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長明表示:“在新能源車的上牌量和銷量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一差距則被媒體解讀為一部分為已經銷售還沒有上牌的車輛,還有一部分則去向不明。“正是因此,2015年下半年我國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電動車‘騙補’的事情進行暗訪,違規企業名單和處罰措施很可能將發布。”王敏透露,“根據我掌握的信息,騙補企業輕則需要退還補貼,重則可能面臨被吊銷生產資質的可能。”
2015年11月25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發布文件稱,《關于報送新能源汽車生產一致性監督專項檢查工作負責人的通知》,并表示根據工信部裝備司的安排,擬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一致性進行專項監督檢查。對此,一位大型電動車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一致性檢查主要是針對上述通知涉及的產品相關信息與實際生產產品信息的一致性。這次檢查的目的之一,也是調查部分電動車生產企業通過不正規的手段生產或組裝電動車,以獲取補貼的情況。”而上述汽車行業協會負責人則表示:“相關部門需要重新考慮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方式,以及監管機制,避免漏洞對新能源汽車這種剛剛萌生的新事物帶來不利影響。”
中華汽車網校——汽車職業資格證考證專家【先學習 后繳費】
咨詢電話:400-007-7172 咨詢 Q Q:2892126143
聯系地址:長沙市芙蓉中路三段100號湘凱石化大廈702室(省黃金管理局旁)
【相關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