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新能源汽車大事件:發改委公布汽車合資股比開放時間表
4月17日,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今年將取消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外資車企在華企業股權占比不得超過50%的規定,將在新能源車領域率先破除。這意味著今年開始,外企獨資的新能源車企正式獲得獨立在中國建廠生產的資格。

2018年除了取消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還將取消專用車股比限制;
2020年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將取消;
2022年,市場份額最大的乘用車(此處專指燃油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也將取消,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隨著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的變化,放開合資股比限制成為業內關注焦點。早在2017年4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委三部委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將完善內外資投資管理制度,有序放開合資企業股比限制。同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中,已經取消了對汽車電子和動力電池的股比限制以及放寬純電動汽車合資企業限制。至此,汽車業內普遍意識到,合資股比開放是必然趨勢,業內也開始把關注重點聚焦在怎樣放開以及何時放開上。
今年率先取消新能源車股比限制后,大眾、通用、豐田以及特斯拉等國外車廠將有望建立獨資新能源車廠,在中國境內生產新能源車,這將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與售價。比如目前完全依靠進口的特斯拉,在華建廠生產后,將能夠利用中國更低的生產成本優勢,同時無需繳納關稅,其Model S與Model X售價下降空間可達20萬以上。
國內一批轉型新能源的自主品牌車企與新造車企業將因此受到沖擊,率先放開新能源車合資股比意味著更早面臨國外汽車巨頭的正面競爭,留給新玩家造車的時間與老玩家轉型的時間窗口將進一步壓縮。而合資車企將在這一波政策變化中受到最大的沖擊,合資車企建立所依賴的政策條件將在五年內完全消失,其處境將陷入尷尬。
對于中國汽車工業,合資股比的開放無疑將對自主汽車品牌造成巨大的影響,曾經因政策而不得不與自主品牌進行合作的國外汽車巨頭將紛紛成為競爭對手。可以預見的是,五年時間中將有大量的自主汽車力量倒下。但發改委表示,只有開放才能激發市場活力、倒逼企業創新、聚集國內外資源,在五年時間中脫穎而出的自主汽車品牌很可能將整合為中國的國際汽車巨頭,與美日德的汽車產業正面抗衡,中國汽車行業的洗牌時刻已經真正到來。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在中國汽車產業效率與規模提升的大背景下,股比放開有利于中國汽車技術進一步提升,而且有序放寬股比的進程將提速。“就現有的合資車企來看,股比放開沒有太大的風險。畢竟現有合資車企的合資期限還沒到,合資車企還會繼續平穩地發展。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會產生影響,促使市場的競爭更加充分。考慮到自主品牌的向上發展,以及中美談判等因素,有序開放汽車合資股比限制,可以視為是一個利益的再平衡過程。”崔東樹說。
【相關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