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政策福利」湖南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實施辦法
為加強和規范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工作,保障補貼資金安全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國發〔2018〕11 號)《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17〕31 號)《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就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社〔2018〕25 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本辦法所稱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包括:就業技能培訓補貼、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技師培訓補貼。享受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的人員范圍包括: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 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以下簡稱五類人員),以及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
第二條 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
(一)五類人員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定期發布的《湖南省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目錄》確定的補貼標準執行。
(二)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武陵山區域和羅霄山區域五類人員按照職業培訓補貼標準上浮 70%給予補貼,并按培訓天數給予每人每天生活費補貼 20 元。
(一)企業在職職工、與企業簽訂1 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參加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在取得初、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下同)后,按照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50%給予補貼。
(二)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按照該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的50%給予補貼。
(三)51個貧困縣園區內企業的在職職工,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按照職業培訓補貼標準上浮70%給予補貼,對其他在職職工按照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50%給予補貼。
企業在職職工參加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內的職業(工種)培訓后,取得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定期發布的《湖南省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目錄》執行。
第五條 同一補貼對象符合多項補貼標準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以其中一項補貼標準享受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第六條 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技師培訓補貼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第七條 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和失業保險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不能同時享受。
第八條 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只能享受一次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符合條件的補貼對象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就業技能 培訓補貼、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和技師培訓補貼。
第九條 組織機構
(一)就業技能培訓由具有辦學資質的社會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在辦學許可核定的專業范圍內或由大中專院校(含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下同)組織開展。
(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委托具有辦學資質的社會各類職業培訓機構或由大中專院校組織開展。
(三)技師培訓由具有辦學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在辦學許可核定的專業范圍內組織開展。
(四)各地人社、財政部門可通過項目制培訓向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整建制購買就業技能培訓項目,為化解鋼鐵煤炭煤電行 業過剩產能企業失業人員(以下簡稱去產能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免費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對承擔項目制培訓任務的 培訓機構,給予一定標準的培訓補貼。
(一)培訓報名。擬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的五類人員,可自行注冊登錄或由培訓機構代為申請登錄“湖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上經辦綜合服務大廳”,進入“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平臺”, 按照系統提示要求,完善個人信息、選擇培訓工種、培訓等級、培訓機構和培訓時間等。申請培訓人員須對所填報的身份信息真實性負責并做出承諾。
(二)開班申請。實行辦班備案制,原則上按照屬地管理提交申請。如需對口援助等原因培訓機構申請異地開展培訓的,須經雙方人社部門協商、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補貼資金原則上從培訓所在地的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1.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及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培訓機構,須提前10個工作日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并報送《辦學許可證副本》 復印件一份;《職業培訓辦班備案登記表》(附件 1)一式兩份; 《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附件 2)一式兩份;教學計劃、大綱、 課程安排、結業考試時間及地點、招生簡章和宣傳資料等,并通 過湖南省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平臺(以下簡稱信息管理平臺) 進行網上備案,經人社部門同意后方可開班。未經網上開班備案的,不予補貼。
2.開展技師培訓的,由培訓機構提前10個工作日向市州人社部門申請開班,報送《技師培訓辦班備案表》(附件 3)、《技 師培訓學員登記表》(附件 4)、《技師培訓推薦學員名冊》(附 件 5);培訓學員的工作資歷、學歷、職業資格等證明材料復印件;經費預算說明、培訓計劃、課程安排、師資情況等資料,經 人社部門同意后方可開班。未經開班備案的,不予補貼。市州人 社部門要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監管,培訓實施機構在培訓結束后,要向市州人社部門提交《技師培訓驗收申請表》(附件 6),由市州人社部門組織驗收。
(一)就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照每班不超過50人的標準組織培訓,其中高級工培訓每班不超過40人。根據職業(工種)標準要求、等級水平、補貼標準等確定培訓學時,具 體要求按照《湖南省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目錄》分為三檔:
1.機電裝備制造類、交通與運輸維修類:初級工培訓時間不 低于105個學時,中級工培訓時間不低于 140 個學時,中級工晉升高級工培訓時間不低于168個學時;
2.社會與家庭服務類、建筑與工程類、農林牧漁類、文化工藝藝術類:初級工培訓時間不低于 49 個學時,中級工培訓時間 不低于 70 個學時,中級工晉升高級工培訓時間不低于 112 個學 時;
3.商貿與餐飲服務類、食品醫藥與化工類、互聯網與電子通信類、勘測礦產類:初級工培訓時間不低于 70 個學時,中級工 培訓時間不低于 105 個學時,中級工晉升高級工培訓時間不低于 112 個學時;
(二)技師培訓原則上按照每班不超過 30 人的標準組織培訓。高級工晉升技師培訓時間不得少于 280 個學時、技師晉升高 級技師培訓時間不得少于 320 個學時。
職業技能培訓每天按 7 個標準學時計算,每個學時為 45 分鐘,其中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學時一般不得少于總學時的 60%。培訓機構須使用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
(三)培訓機構應規范和優化職業(工種)的培訓學時、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培訓質量 和效果。
(四)培訓機構須安裝移動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并可實現培訓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攝像。培訓機構要加強對參培學員的管理和 考核,實行培訓學員每日簽到制,對上課學時達不到規定課時 80%的學員不得安排結業考核。
培訓機構按規定學時完成培訓后,須及時組織符合補貼條件的學員參加相應的考核鑒定。
(一)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內的職業(工種),由培訓機構組織學員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鑒定,學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后,憑職業資格證書申請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二)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外且在《湖南省職業培訓補 貼標準目錄》內的職業(工種),由培訓機構自行組織開展理論 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結業考核結束后 5 個工作日內,培訓機構 應向辦班審核部門提交結業考核結果,內容包括:考場負責人、考場學員簽到冊、考試試卷、考試成績等。經辦班審核部門確認 后 5 個工作日內,培訓機構再向相應就業服務部門提交《職業培 訓合格證書核發名冊》(附件 7)及電子數據,經就業服務部門 備案后上網生成證書編號。《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由培訓機構自 行印制(式樣及編碼規則見附件 8),并按要求發放。
(三)培訓機構應按班次整理歸檔培訓檔案和教學檔案。檔案資料的存放必須完整有序,至少保存三年,以備查驗。培訓檔 案包括學員登記表、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學員考勤考試資料等。 教學檔案包括培訓計劃、課程安排、辦班備案登記表、教師名冊等。
第十三條 就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方式
(一)五類人員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由個人先行繳納培訓費用,培訓結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向培訓辦班所在地的人社部門經 辦窗口或登錄“湖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上經辦綜合服務大 廳”申請補貼,并提供以下材料:
1.《就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表(個人)》(附件 9);
2.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
3.身份證明材料(下同):貧困家庭子女提供街道、鄉鎮開具的貧困家庭有關證明(樣式見附件 10);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提 供《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復印件;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提供初高中畢業證復印件;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提供戶口簿復印件;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提供《畢業 證》復印件或學生證復印件。
4.繳納培訓費用憑證:培訓機構開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原件。
1.《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附件 11);
2.學員本人簽字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人員名冊》(附件 12);
3.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
4.身份證明材料;
5.培訓機構出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原件。
(三)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武陵山區域和羅霄山區域五類人員的生活費補貼由培訓機構先行墊付,培訓結束后與培訓補貼同時申領。
培訓結束后由企業或培訓機構根據學員取得相關證書的情況,登錄信息管理平臺向辦班審核部門提交申請,并提供以下材料:
1.《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見附件 11);
2.學員本人簽字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人員名冊》(見附件12);
3.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
4.企業或培訓機構出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原件。
企業在培訓結束后,憑相關證明材料每年向省人社部門申請補貼。并提供以下材料:
1.《技師培訓驗收申請表》(見附件 6)
2.《技師培訓補貼申請表》(附件 13);
3.《技師培訓補貼人員名冊》(附件 14);
4.培訓機構出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原件;
5.學員身份證、培訓后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勞動合同復印件。
第十七條 申請補貼的個人或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第十八條 各級人社部門接到個人或單位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后,按規定審核資料,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進行有效甄別,并在 20 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第十九條 各級人社部門須定期將補貼資金審核情況在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或政府公共服務網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7 天。信息公開要嚴格按照人社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的 《關于在就業補助資金使用信息公開中進一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的通知》(人社廳發〔2017〕149 號)要求執行,內容包括:享受補貼的單位名稱或人員名單(含隱藏部分數字的身份證號)、 培訓內容、培訓時間、鑒定等級、補貼標準、補貼金額等。同時公布當地人社部門的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接受實名舉報。
第二十條 公示無異議后,財政部門根據人社部門的申請安排資金,由人社或財政部門將補貼資金撥付到勞動者本人社保卡(銀行卡)或培訓機構、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同時由人社部門將資金撥付情況按規定錄入信息管理平臺。
第二十一條 省就業服務局負責制定全省就業技能培訓和 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工作規劃,并指導市州組織實施。各市州人社 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本地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并按要求匯總上報本 轄區內培訓工作情況和統計報表。技師培訓工作由省人力資源和 社會保障廳統籌規劃,委托市州人社部門組織實施。各級財政部 門負責補貼資金的籌措,根據人社部門的申請按照國庫管理制度 相關規定及時撥付補貼資金。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與運用,指定專人負責,原則上培訓補貼的申請、審核、發放及相關資料、 數據的統計、上報等,全部依托信息管理平臺完成。對能依托信 息管理平臺或相關單位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獲得的個人及單位信 息、資料的,可直接審核撥付補貼資金,不再要求單位及個人報 送紙質材料。對于暫時只能通過線下申請培訓補貼的要及時將信 息錄入信息管理平臺,并實現與財政部門的信息共享。
(一)嚴格職業培訓質量監管。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強所轄范 圍內培訓機構的培訓考核過程、考核結果和證書發放的監督檢 查,不斷規范培訓結業考核程序,提高培訓質量。如有需要,各 級人社部門可委托第三方對培訓機構進行有效監管,所需資金從 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二)強化職業培訓實名制管理。各級人社部門要嚴格落實 職業培訓補貼實名制管理,依托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從開班申請、 結業考核、補貼申請到撥付全過程網上經辦。
(三)加強培訓補貼資金監管。各級人社、財政部門要加強 對補貼資金的監管,優化業務流程,加強內部風險防控。各級人 社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培訓補貼資金發放臺賬,有效甄別享受補 貼政策人員和單位的真實性,定期抽查,防止出現造假行為。
(四)對于弄虛作假、騙取、套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的 單位列入黑名單,不再承擔人社部門補貼培訓工作。對相關責任 人員,依法依規追究其法律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 2018 年 12 月 12 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聯系單位:省就業服務局)
湖南現代汽車應用技術職業培訓學校是湖南省管民辦培訓機構,有國家許可的辦學資質,可接受企業委托可以開展汽車維修工,電工,汽車美容,汽車改裝,汽車檢測等項目的培訓,符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實施辦法條件的,可享受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委托培訓熱線:400-007-7172
【相關閱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