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新能源汽車"騙補"為什么沒有在315晚會曝光?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終于順利落幕了。作為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平臺,315一直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強烈關注。盡管節目之初就很給力的曝光了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奔馳4S店“小病大修”欺詐車主、路虎極光變速箱故障以及有毒調和油等汽車“315”事件,但讓人遺憾的是,之前一直受大眾矚目的新能源車"騙補"問題卻未能如期曝光。
據中華汽車網校了解,早在今年2月份就有媒體爆出,有多位在南京購買某新能源車的車主無法上牌。而根據4S店內部人員透露,合格證是被汽車廠家扣押了,由于廠家與相關4S店之間存在新能源汽車補貼糾紛,導致十幾位車主“躺槍”。無獨有偶,3月9日,南京最大的某汽車品牌經銷商,蘇舜亞通4S店(兼南京尚迪4S店)的總經理劉鵬先生在其4S店內自縊身亡。這個新聞成了汽車行業的頭條,這位4S店老總在自殺前,曾舉報過新能源車騙取巨額補貼,再次把新能源車“騙補”推向了風口浪尖。
新能源車“騙補招式”一:本地產銷外地
南京某汽車品牌經銷商劉鵬死前曾向相關部門實名舉報本人和某汽車品牌汽車有關人員及南京市相關單位和個人弄虛作假偽造手續,騙取數額巨大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款。劉鵬舉報的具體事項和細節,目前尚不得知。
不過,已經曝光的是,劉鵬所經營的4S店把大量新能源車銷往外地,然而卻騙取當地政府的補貼。新能源車補貼分為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這里主要指的是騙取地方補貼,即4S店通過代辦居住證等方式,幫助外地用戶購買帶有補貼的車輛。據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辦公室方面表示,蘇舜亞通一下子冒出大量的新能源車銷售量,其實是團購促銷的結果,而且大量招徠外省購車人,在審核材料時,他們發現,很多外地車主的暫住證竟然是同一地點,且不屬于住宅區。
新能源車“騙補招式”二:自產自銷
騙取地方補貼,相對于現在要說的電動客車“騙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按照2013年-2015年“國補+地補”均為30萬元補貼標準計算,6-8米純電動中巴車的補貼金額高達60萬。業內人士通過零部件市場成本推算出,6-8米電動客車的成本在25.5萬至40萬之間,按照15%的毛利來算,合理的售價應該是29.3萬-46萬元。一輛車剛落地就能凈賺十幾萬,這成為6-8米純電動客車在2015年銷量狂飆突進的主要原因。
這也造成了電動客車行業的一大特有現象,那就是很多此前默默無聞的客車企業在去年11月和12月突然拿到超乎正常的大單子。這背后更多的是內部互惠交易。有些企業的大單都來自于一個企業,而實際上這個企業是前者與第三方成立的公司,是上下方的關系。這些交易去除掉回收的電池成本,最終花費的車殼的材料成本僅在1萬左右。某些廠家,生產一些成本低廉質量低劣的客車通過賣給自己的公司,來獲得國家補貼,然后扔掉車殼,把電池拆出來繼續生產新車,然后再騙取補貼。而這些“銷售”出去的新能源車,其實并沒有投入使用,很單純的只是“騙補”的產物。
新能源車“騙補招式”三:沒完工就掛上車牌了
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座落于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重組原蘇州客車廠,成立于2013年8月6日。這家公司在業界并不知名。據工信部合格證統計數據,吉姆西2015年上半年電動車產量不過25輛,但其于年底爆發性增長,僅12月份即獲得機動車合格證2905個,以3686輛的全年總產量收官。這其中,主要是為了趕上2015年末補貼政策結束前的“春風”。
有媒體實地探訪吉姆西廠區,看到一批批標識著吉姆西品牌的面包車正源源不斷地運進工廠,它們和一些客車產品一起,逐漸填滿了圍繞工廠車間的停車場,但蹊蹺的是,部分汽車并沒有完工,就已經安上了正式的車牌。沒有完工的車,那么這些牌照究竟是怎么上的?有業內人士透露:說白了,就是你去找一個客戶,雙方擬定一個購買合同,然后拿著這個合同去到相關部門申請車牌和車輛行駛證,只要你事先在各個環節‘協調好關系’,‘打好招呼’,不用核實車輛和交易的真實性,就能直接獲得以上兩項證明。然后就可以去申請補貼了。但實際上,這些車你連生產都沒生產。
◆ ◆ ◆
國家及地方動用大量財力鼓勵和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卻成為一些人垂涎的蛋糕。新能源“騙補”企業的存在擾亂了市場秩序和國家政策,讓真正做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飽受其苦。隨著“騙補”事件的升級,工信部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工信部表示,將建立汽車生產企業信用數據庫和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庫。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措施將有效阻擊新能源汽車騙補現象,堵住財政資金的流失。
據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分析,2015年前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與上牌量之間存在近一倍的差距。數據背后,很可能是車企假售之后將電池拆分倒賣獲利的騙補行為。
針對這一漏洞,通知明確提出,各汽車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加強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管理,嚴格按照合格證管理相關規定規范機動車出廠合格證樣式備案、制作、配發、重發以及合格證電子信息上傳、修改、撤銷等工作,確保合格證及其電子信息與實際車輛唯一對應且保持一致。工信部還要求,各汽車生產企業應根據合格證管理相關規定及本企業具體情況,編制本企業合格證管理辦法,并于2016年7月1日前向合格證信息管理機構備案。
除了新能源“騙補”問題,早在3·15晚會前,就有行業人士對網友進行了問卷調查,對于新能源汽車依然有很多的“槽點”不吐不快。從調查問卷上可以看出網友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選擇已購買和有意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占比超過90%。與此同時,對于當前市面上的可選新能源車型、續航里程、價格、電池穩定性、整車做工、充電時長,以及充電樁的安裝等方面,網友們也反饋了不少的問題。
對于當前市面上可購買到的新能源車型在整體上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反饋結果中選擇了上述五個選項的分別為200、265、298、62、140份。如此看來,同時勾選了“續航里程不夠”、“價格過高”等選項的用戶不在少數。此外,從上述結果圖中也可看出,認為“實用功能少”的用戶相對較少、占比僅為17.2%。
針對這些在售車型具體需要改進的一些問題點,選擇了續航里程、電池穩定性、整車做工的用戶占比分別達到了84.8%、74.5%、58.4%。結合上面的第二個問題分析,足見在目前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電池整體水平有待提升的前提下,用戶的“續航焦慮癥”仍然還挺嚴重。
回到現實生活中,對于那些開過電動車和已經是電動車車主的朋友們來說,還有不少的問題令他們頭痛。從反饋的結果來看,除了充電卡太多外,問卷中所羅列出來的其他的幾個選項的整體占比都超過了50%。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對于車主們而言電動車的購買還只是完成了一個環節,購買之后如何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用的安心和省心,還有一段路要走。
◆ ◆ ◆
由于燃油資源的緊張缺乏以及汽油車型尾氣排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新能源汽車替代汽油車是必然的,同時新能源汽車也因節能環保以及政府補貼等優勢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然而現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還有待完善,其發展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中華汽車網校——汽車職業資格證考證專家【先學習 后繳費】
咨詢電話:400-007-7172 網 址://ahlsjy.cn
咨詢QQ:2892126143 郵 箱:bm@ahlsjy.cn
聯系地址:長沙市芙蓉中路三段100號湘凱石化大廈702室(省黃金管理局旁)
【相關閱讀】
|
|





















